*hommel粗糙度仪 W5
*hommel粗糙度仪 W5
江苏邱成机电有限公司
专业采购欧洲工控产品、备品备件 。
优势供应品牌及型号:伍尔特五金工具及化学品,哈恩库博,盖米阀门,施迈赛开关,IMM喷嘴,Ergoswiss液压升降系统,Socla阀,kobold 科宝流量计开关等,SBS平衡装置,ODU连接器,SCHURTER 硕特滤波器等,amf 夹具,菲尼克斯魏格米勒端子连接器,本特利 英维思的模块卡件等
| KY3235 10-230V |
| 10.19 |
| Z48710 10x15 |
| Z48705 10 |
| BAUMANN 2.5x31x103 NO.622 |
| 10.8 |
| 10.7 |
| 10.16 |
| Nr.40360 BI5-P18SK-Y1X |
| P2M1PXCA |
| RD 72x5 1.4301;78314528 |
| KL9540 |
| No.23 from SB20-60 |
| 510 20B Dickenmesser DM3 B |
| 9900-V211 |
| P220-61025-076M1 |
| M017705.4 |
| DKN9/23-6, 35H7-6H7 |
| TAS 3020/095/135 |
| M-SR 8 KE02-1X, R900357438 |
| 731401,VC200/VC300 |
我们的优势:
1)直接从厂家采购,保证所有产品均为原装正品。
2)价格合理,绕过层层代理,zui大限度的让利给客户。
3)渠道广泛,国内有代理,或者有客户保护厂家不卖的产品,只要您能提供型号,我们同样可以从各国的分销商来采购。
4)仓库每周三统一拼箱发货,极大节约了物流成本。
5)工程师为您提供专业的售前及售后技术咨询服务。
江苏邱成机电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工程、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是国内自动化领域具竞争力的设备供应商。公司主要经营欧美和日韩 等发达国家的机电一体化设备、高精度分析检测仪器、环境与新能源工业设备及电动工具等工控自动化产品。
凭借专业*的技术与商务团队, 公司在为客户带来优质产品的同时还可提供自动化工程技术服务及成套解决方案。
| E194031 |
| VKLF100/40/315 |
| EDR-1/6 J291040004 |
| R412006200 |
| NI25U-CK40-AP6X2-H1141 NR1625700 |
| 2061.44.008.030.10 |
| 291698-33 12-pin |
| 27115 |
| Kupplung ID:291698-33 |
| F24350001 |
| 160514 |
| 111-080-401 |
| XSAV12373 |
| RHD20SOMDCF |
| 3140-F230-P7T1-SGRX-16A |
| Bikon 1006-95-135 |
| 1772188 HC-B 48-AMLD |
| NO:0125112 |
| 490706 10 |
| 490711 3/3/3(53300) |
| SL K3 75/200 S |
| RC 2-E |
| AL 1710 R 1K,6.35mm |
| Kupplung M Bowex Gr. 38 |
公司
电动轮廓仪是通过仪器的触针与被测表面的滑移进行测量的,是接触测量。其主要优点是可以直接测
量某些难以测量到的零件表面,如孔、槽等的,又能直接按某种评定标准读数或是描绘出表面轮廓曲线的形状,且测量速度快、结果可靠、操作方便。但是被测表面容易被触针划伤,为此应在保证可靠接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测量压力。 精度保证由液压或者气浮导轨等高精密装置完成
电动轮廓仪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为式、感应式以及压电式多种。仪器由传感器、驱动箱、电器箱等三个基本部件组成。 [2] 传感器的触针由金刚石制成,针尖圆弧半径为2微米,在触针的后端镶有导块,形成一条相对于工件表面宏观起伏的测量的基准,使触针的位移仅相对于传感器壳体上下运动,所以导块能起到消除宏观误差和减小纹波度对结果的影响。传感器以形式和驱动箱连接,能自由下落,从而保证导块始终与被测表面接触。
TalySurf6采用的是,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传感器的一端装有触针,其尖 相比传统一维点激光测量,新型的可以快速测量整个剖面,而不是几个有限的测量点,能更全面、精确的反映车轮、轨道表面轮廓情况,尤其适合精度及速度要求都很高的在线测量系统。采用新技术的系统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在线轮廓测量的主流趋势。
使用激光,具有高频率、高精度,可以对物体的轮廓、二维尺寸、二维位移进行精确和快速测量与检验的仪器,并且环境适应性| XCSM3916L5 |
| Z100435 ELP-M20-8 |
| NI10-G18-Y1X Nr:40151 |
| NI10-G18-Y1X,8.2V Nr:40151 |
| BIM-UNT-AP6X-0,3-PSG3S SN4685722 |
| R01-524-05 |
| 1078/M12A6 |
| LUCB1XBL |
| RA/192020/MX/25 |
| 12.11 |
| 1402004 |
| K1SF217B6XS Telemecanique |
| ArtNr.:50044 |
| 1132-21-005 (Mold 15-009) |
| 1132-21-005 (Mold 15-010) |
| T-120-J-1.5-500 |
| Typ J-1,5 mm-500 mm(HT0521) |
| 750-514/006-000 |
| EA300124 |
| DCAC-HMT 7-60 |
| DCAC-HMT 2-30 |
| DCAC-HMT 1,5-60 |
| GN709.3-24-M16-B |
强,作为精密测量仪器在铁路行业应用十分广泛。 测量车轮外形:无接触测量车轮外形,可以快捷准确地无直接接触测量车轮组参数。一个ZLDS100沿着车轮外形作线性运动并记录表面数据,计算机通过记录扫描运行距离和激光距离数值得出车轮表面外形数据,以及特征变化参数,例如车轮轮缘厚度、高度、宽度,方位及车轮规格尺寸。并且,此系统同时应用于电车轨道和地铁轨道测量,向前向后运动并直接集成于同一车轮装备。另外,还作为一款车间移动激光--车轮外形测量系统。
钢轨平整度测量:大型钢轨制造企业应用:采用无接触测量系统,在线激光测量钢轨表面不平整,并将和最小值数据采集在软件中,并与摸似手工测量长期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测量方法结果偏差仅为0.05毫米。不平整轨道需要重新打磨,打磨要求去除钢轨上凸硬部分还要降低成本。
端表面与被测表面接触,当传感器以匀速水平移动时,被测表面的峰谷使探针产生上下位移,使的电感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交流载波波形发生变化。 Jenoptik的Light & Production部门是制造工艺优化的全
球专家。凭借我们在工业计量和光学检测,现代激光材
料加工和高度灵活的机器人自动化领域的多年经验和专
业知识,我们为汽车,航空航天,医疗和其他制造行业
的客户开发量身定制的制造解决方案。
作为高精度,触摸和非接触式生产测量技术的经验丰
富和可靠的合作伙伴,我们为您提供销售和服务
网络。根据要求,我们的接触式,气动和光学测量系
统承担各种测量任务,用于检查表面和形状以及尺寸
的确定 - 在制造过程的每个阶段,最终检查或测量室。
该系统可在很短的时间内为您提供精确的测量数据。
又称。当触针直接在工件被测表| UNN -44029-706 |
| 7000-44901-7911000 |
| HR-011 |
| 112554;PWS-10 |
| S1100B072602 |
| 766.997.1 PIS 3098/2,2 |
| LC1D128ED |
| DS43S-320 |
| PI 13010 RN MIC 10 |
| ST713019X074 |
| cable-type lifter ID:257790-01 |
| I08H013 |
| BKL-10/16/16 |
| BKL-10/10/10 |
| BKL 10,?10H7/?17H7 |
| BKL10-44-10-16 |
| EASNA002006 |
| MCL-65-F |
| 971510-6240 |
| 820238001 |
| RBE06.1906 |
面上轻轻划过时,由于被测表面轮廓峰谷起伏, 触针将在垂直于被测轮廓表面方向上产生上下移动,把这种移动通过电子装置把信号加以放大, 然后通过指零表或其它输出装置将有关的数据或图形输出来。 采用针描法原理的由传感器、、指零表、记录器和是的主要部件之一,在传感器测杆的一端装有金刚石触针,触针 端曲率半径r很小,测量时将触针搭在工件上,与被测表面垂直接触,利用驱动器以一定的 速度拖动传感器。由于被测表面轮廓峰谷起伏,触状在被测表面滑行时,将产生上下移动。此运动经支点使磁芯同步地上下运动,从而使包围在磁芯外面的两个差动电感线圈的电感量发生变化。传感器的线圈与测量线路是直接接入平衡的,线圈电感量的变化使电桥失 去平衡,于是就输出一个和触针上下的位移量成正比的信号,经电子装置将这一微弱电量的变化放大、 相敏检波后,获得能表示触针位移量大小和方向的信号。此后,将信号分成三路:一路加到指零表上, 以表示触针的位置,一路输至直流,放大后推动记录器进行记录;另一路经滤波和平均表放大 器放大之后,进入积分计算器,进行积分计算,即可由指示表直接读出表面粗糙度Ra值。
当铁芯处于差动电感线圈的中间位置时,指零表指针指示出零位,即保证处于电感变化的线性范围之内。所以,在测量之前,必| SMF-133-G1 498015 |
| S936130001,Datalogic S3-R-G5 EMITTER CABLE |
| SK968 |
| M10 |
| M10 Nr.6-037947 |
| 6-037947, M10 |
| M10 Sued |
| 2803631 |
| DOBIKON 1012-40x75 |
| LT-100L-TS38 -T3 |
| BNS 260-11ZG-ST-R 101184367 |
| 0170768/00;SK-KMK100/25-28 |
| BNS 260-02ZG-ST-R;Nr. 101184365 |
| BNS 260-02ZG-ST-L;Nr.: 101184381 |
| IH020BK50VB8 |
| 6308-2Z-C4HT |
| RSM-2RKM57 Nr.6602007 |
| 12.7 |
| 12.9 |
| 87.01.0.240.0000 |
须调整指零表,使其处于零位。经过噪声滤波和波度滤波以后,剩下来的就是与被测表面粗糙度成比例的信号,再经平均表放大器后,所输出的电流I与被测表面轮廓各点偏离中线的高度y的值成正比,然后经积分器完成的积计算,得出Ra值,由指零表显示出来。这种仪器适用于测定0.02-10μm的Ra值,其中有少数型号的仪器还可测定更小的参数值,仪器配有各种附件,以适应平面、内外圆柱面、圆锥面、球面、曲面、以及小孔、沟槽等形状的工件表面测量。测量迅速方便,测值精度高。表面粗糙度标准的提出和发展与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它
粗擦度RA计算公式2 经历了由定性评定到定量评定两个阶段。表面粗糙度对机器零件表面性能的影响从1918年开始首先受到注意,在飞机和飞机发动机
设计中,由于要 求用最少材料达到的强度,人们开始对加工表面的刀痕和刮痕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加以研究。但由于测 量困难,当时没有定量数值上的评定要求,只是根据目测感觉来确定。在20世纪20~30年代,世界上很多 工业国家广泛采用三角符号的组合来表示不同精度的加工表面。 : 为研究表面粗糙度
对零件性能的影响和| S50-PA-5-E01-PP |
| 7010021200 2C |
| 7020021100 |
| 8PM001.00-1 |
| DN50-DIN8902 100×15mm |
| DSK 14*26 |
| DSM16.1 |
| 9883-2200 |
| AP2020 |
| 25CA6V |
| 231.000.013.000 |
| 1402.663.L |
| 8000-84060-0000000 |
| LP-012-2-WR021-11-2(male connetor) |
| KST2/40 (168137) |
| 168137 SA-KST2/40/28PH-80/10-0,0 |
| KST 2-40 (168137) |
| KST2/40 NO.168137 |
| KST2/40 NO.168138 |
| 8000-88010-3570500 |
| WAKM50- 10/S370/S3917 |
| VEAM 11-7345 |
| 0543 00.1-00 BV5763 |
度量表面微观不平度的需要,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德国、美国 和英国等国的一些专家设计制作了轮廓记录仪、轮廓仪,同时也产生出了光切式显微镜和干涉显微镜
等用 光学方法来测量表面微观不平度的仪器,给从数值上定量评定表面粗糙度创造了条件。从30年代起,已对表 面粗糙度定量评定参数进行了研究,如美国的Abbott就提出了用距表面轮廓峰顶的深度和支承长度率曲线来 表征表面粗糙度。1936年 出版了Schmaltz论述表面粗糙度的专著,对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和数值的标准化 提出了建议。但粗糙度评定参数及其数值的使用,真正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标准还是从40年代各国相应的 国家标准发布以后开始的。
首先是美国在1940年发布了ASA B46.1国家标准,之后又经过几次修订,成为现行标准ANSI/ASME B46. 1-1988《表面结构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和加工纹理》,该标准采用中线制,并将Ra作为主参数;接着前苏 联在1945年发布了GOCT2789-1945《表面光洁度、表面微观几何形状、分级和表示法》国家标准,而后经过了3 次修订成为GOCT2789-1973《表面粗糙度参数和特征》,该标准也采用中线制,并规定了包括| 2061.44.012.037.10 |
| D2D2-50-200-535-004-300N |
| FSTE G1/4-AG 25 |
| Artikel:10.01.02.00567;Typ:FSTE G1/4-AG 25 |
| H0045533 |
| ST7112_16X160 |
| 87-3/4'-OH 1460195 |
| 1212701 SF-SL/PH/PZ-SL SET S-VDE |
| RSTVSM23G19S |
| DW-AV-603-065-212 |
| LTK-1180-103 |
| 113-030-0035 |
| 2357LQ 1500N 219/14UF |
| PJDI122VVF |
| SCHLICK-Mod.630, Gr. 1, G 1/4 AG Version 1.0, D 7.317/1 |
| P11-230. |
| GD1000K 125/103X53 s-nr:137707 |
轮廓均方根偏差 即Rq)在内的6个评定参数及其相应的参数值。另外,其它工业发达国家的标准大多是在50年代制定的, 如联邦德国在1952年2月发布了DIN4760和DIN4762有关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和术语等方面的标准等